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 正文

一个真实的故事:永远的目光!(感人至深)

来源: 文学类型网 时间:2021-07-03

作者:沐春 

阿红,一位采写失明青年自强不息故事的记者,倒在工作岗位,很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二位盲人,感动了这个世界…… 

——写在2019年11月8日记者节

 

每一个记者节到来都让我有一番感慨。今天又是记者节,我翻阅一本杂志,杂志的封面是一双大眼睛,我盯着这双眼睛出神,这让我想起了阿红那双明亮的眼睛。     

阿红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她明亮的眼睛还在人世间闪烁!

 01 

那是十多年前,在一次记者培训班上,我结识了阿红。

大学刚毕业的阿红十分腼腆,始终用一种探寻的目光倾听着大家交流。会上她自我介绍说,她是阿城电视台记者。声音柔美,态度谦和,恰似羞答答的玫瑰,笑靥如花。青春貌美的阿红充满灵性和智慧,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

后来我们又在阿城金元文化节巧遇。阿红热情开朗,同三年前我见到的羞答答的“玫瑰”判若两人。

她向我们介绍了金元历史、金元人物、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金元故事。清纯的声音,灵动的表达,炯炯的目光,令我惊喜。

而阿红的报道多以平民生活为背景,从民生衍生的故事写起,以平民化的视觉 透视生活本真,以平常心去体悟底层人的生存意义。

记得阿红曾拍摄一位失明青年自强不息的故事。她以女性视觉记录了这位盲人的生活境遇、灵魂深处的挣扎和对光明无比地渴望的心情。我想阿红一定是读懂了这位盲人艰难的人生境遇。

当我看完这篇报道时,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02 

谁能料到,正当阿红青春勃发的时候,她感到身体虚弱,体力不支,几次晕倒在采访现场。

后经医院检查,她患了癌症。

这期间,她以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坚持工作。阿红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她有多不舍!

战胜死亡是不可能的,战胜死亡的恐惧,并非不可能。

阿红忍着病痛,在生命很后的时间里,她把已有的采访线索都处理妥当,然后深情的告诉母亲:妈妈,女儿不孝,不能陪您到老了,您二老要保重身体。女儿还有一个心愿......女儿想,女儿想,阿红欲说又止。

闺女,什么心愿?妈都能满足你。

妈妈,妈妈,女儿累了,您能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给我讲故事,给我再唱一首歌。

母亲的爱,像藏在岁月深处的一首老歌,唱的时候浑然不知,听的人泪流满面。

 

 03 

承受痛苦,比面对死亡更需要勇气。

这个从小就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阿红,知道自己处于病危时,她想到的是父母怎样安度晚年?她牵挂的是那些看不到光明的盲人该怎样摆脱命运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阿红经过再三思考,征求了父母的意见,毅然决定将自已的眼角膜无偿地捐赠给失去光明的人。

我想让他们通过我的眼角膜,看到祖国的山川大河。母亲理解女儿的心思,听着女儿深情的诉说,眼泪想掉了线的珠子簌簌地流下来。

这泪水不是脆弱,不是无奈,是感动,是震撼!

阿红去世后,母亲实现了女儿的心愿。

省内眼科医生为阿红做了眼角膜摘切除手术。阿红的一只眼角膜成功地移植到一位74岁的老人眼中,这位已经失明了40年的老人对女儿说:“把报纸留好,我*一眼就要看看这位好心记者”;阿红的另一只眼角膜移植给了一位22岁的大学生,这位仅凭一只眼睛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徐同学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向大家伸出右手,打了一个“V”字状,他的移植手术成功!

阿红出殡的那天,送行的人排满一条街,人们默默的送别这位好记者。

怎样的一个职业,让她的心连接着无数颗心的喜怒哀乐?怎样的一种人生,让她的情牵系着茫茫人海中的悲欢离合?怎样的一支笔,即使断裂为碎片良心依然未泯,怎样的一种青春,哪怕命运的代价是灰飞烟灭,也要把一腔热血燃烧得很美! 阿红的目光,永远的闪亮!

阿红是哈尔滨市*一个捐献眼角膜的人,她的行动引发了全社会对捐献眼角膜的关注。阿红的故事通过省内外媒体传播出去,捐献眼角膜的人越来越多。

来捐献的每一位志愿者没有贫富的差异,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区别,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让处于黑暗中的盲人看到世界的光明。

阿红的目光,永远的目光!阿红的目光,永远闪亮!

作者:沐春,媒体高级记者。荣获全国首届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坚信信仰与情怀高于一切,笃信真挚与质朴包容一切。好声音不仅是好听的声音,还应该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心灵之声。

郑州市专业治疗癫痫医院
北京看癫痫病哪家医院好
武汉治疗癫痫医院哪家好

热门栏目